热线电话 15810593713

政策解读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点与数字化赋能政策梳理和解读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28日  阅读次数:   次

马九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最大特色是突出“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年度性工作任务安排,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对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安排又体现了中长期性。

       1.一号文件强调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实际就是要防止出现两个风险,即粮食不安全风险和大规模返贫风险。之所以强调作为年度性任务,近期内要防范这两类风险,是与当前所处的关键性、转折性的时点有关,也与近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关。

       第一,粮食安全是永恒的话题,虽然我国粮食基本供给能力有保障,但是面临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出现,严重自然灾害的频发,对我国粮食安全提出了潜在风险挑战。面对国际复杂多变的形势,不能依赖国际市场来解决粮食可得性问题。所以,需要强调和重申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粮食安全观。确保粮食安全,首先,要做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供给工作,需要落实、改进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生产者补贴政策、收入稳定保障政策等,提高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粮食比较收益,调动经营主体的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积极性。因而文件提出2022年要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同时要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等。其次,需要进一步强化现代农业的基础支撑基础和能力,培育和提升粮食持续综合生产能力。强调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制定了2022年的具体任务目标,如建设高标准农田1亿亩、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8000万亩等。强调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种业发展、推进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如要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开展长周期研发项目试点、开展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试点等。强调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和设施农业发展水平,提出了关于农机购置应用、设施农业发展的若干具体补贴、扶持、激励政策。

       第二,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要全面转向乡村振兴。但是贫困人口本身具有脆弱性,加上疫情的深远影响,脱贫人口存在返贫风险,所以,防范规模性返贫风险的发生,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重视解决的一项重要近期工作。如,文件指出要及时落实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解决因灾因病因疫等苗头性问题,要延续相关帮扶政策等。

       2.一号文件确立的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既是对近期内确保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风险两条底线的支撑,也是全面乡村振兴的中长期工作要求。

       第一对于乡村发展,主要强调了乡村产业发展、就业促进、绿色发展。在产业发展中,在强调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突出强调了农业多种功能拓展、乡村多元价值挖掘,发展新型业态,其中又特别凸显了乡村休闲旅游、乡村商业发展和县域商业体系构建的重要性,而在县域商业发展中又强调了数字商务的发展,如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加快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等。

       第二对于乡村建设,强调了“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要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这体现了党对乡村建设的根本导向。文件还强调加强对重点领域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县域统筹,强调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如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农民数字素养提升、乡村公共服务的数字赋能等,特别强调数字乡村建设要着眼于解决农业农村实际问题,着眼于信息技术与常规技术的融合应用。

       三是对于乡村治理,突出实效,进一步强调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机制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

       3.关于政策保障和支撑条件。为了防范两类风险和推进三项重点工作,需要解决财、人、地及相关体制机制问题。

       一是对于“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文件强调了增大公共投入和金融服务两个方面。在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方面,指出要“对机构法人在县域、业务在县域、资金主要用于乡村振兴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实施更加优惠的存款准备金政策”。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和导向,可有效地激励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县域、乡村振兴服务,特别是对那些法人机构不在县域、但有县域和农村业务的金融机构,有鼓励和引导作用。

       二是对于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文件提出要发现和培养使用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启动“神农英才”计划、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振兴“头雁”项目等,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完善耕读教育体系、优化涉农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培养乡村振兴相关领域的专业管理人才和乡土人才、鼓励地方出台城市人才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的激励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对于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体现了对乡村人才振兴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也体现了分类分层、分别施策培养人才的理念。其中,农业战略科学家、“神农英才”计划是培养高层次、能够解决涉农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人才队伍,而农民培育计划、“头雁”项目、乡土人才队伍的建设,体现了对实用、能够解决农业农村实际问题的人才队伍的重视。

       三是关于农村改革重点任务,文件提出了关于承包土地期限延长整县试点、宅基地改革、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集体林权改革及有关集体产权改革深化等一系列内容。这些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将向农民更全面的赋权,为增加农民资产性收益、扩展农民增收渠道奠定基础,同时也会增加农民的抵质押融资能力。

       (二)一号文件中强调的多项乡村振兴工作,都涉及到数字化赋能,对农村电商和数字乡村建设作了专门部署,这对互联网企业提供了机遇,互联网企业可在全面赋能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1.文件中有两处集中提到了农村电商物流发展问题。

       第一,强调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要重点发展农村电商等产业;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这里重点强调的是农产品上行问题。其中“数商兴农”工程,是商务部2021年1月下发的《关于加快数字商务建设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通知》中提出的一项内容,即“数商兴农”行动,当时提出:一是要“提升电商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水平”,具体要引导电商企业加强物流配送、农产品分拣加工等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智能供应链,促进数字产品和服务在乡村地区应用;二是要“提升农产品可电商化水平”,具体要推动电商平台与地方政府、农产品企业在产销对接、品牌创建推介等方面深入合作,持续资助可电商化的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打造农产品电商优质品牌,发展订单农业,助力产业升级。其中,第一条,不仅包括了电商物流发展与智能供应链的发展,也包括了数字产品和服务在农村的产业化应用。对农副产品的直播带货,体现了发展和规范并重的治理导向,既要发展又要规范,实现健康发展,而不是无序发展。

       第二,提出“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这里主要强调的是通过县域商业建设,畅通县域内城乡流通渠道、促进城乡市场互联互通、融合发展,促进县域内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具体包括要加快农村物流快递网点布局,实施“快递进村”工程,推进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整县推进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等。

       2.专门部署了数字乡村建设推进工作。   

       一是要推进农业农村产业数字化和公共服务数字化。如: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特别是,强调要着眼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

       二是要强调农村数字基建和农民数字能力的提升。如:文件强调要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加快推动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息基建、缺乏数字乡村标准、农民数字素养和技能水平低,是制约乡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因素,也是产生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原因,需要着重解决。    

       3.在文件相关部分也在多处提到了数字化、信息化的内容。

       如,强调要“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建立统一的农产品供需信息发布制度”“加强智能粮库建设”“加快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和设施园艺小型机械、高端智能机械研发制造”“推广大型复合智能农机”“推动水肥一体化、饲喂自动化、环境控制智能化等设施装备技术研发应用”,等等,这些都是在强调智能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再如,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中,要推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要加快推进农村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建设,等等,是在强调提升乡村治理的智能化水平。针对乡村振兴的数字化赋能需求,互联网企业大有可为。互联网企业可利用其数字技术和服务能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为农业生产和供给、支撑条件建设提供支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主体进行分析分类,支持设计恰当的农业政策,激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种粮积极性,扩大粮食供给能力,助力粮食安全。同时,互联网企业可为农业生产企业提供云计算、人工智能分析服务,推进精准农业、智能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效率。

       二是可以助力农产品的流通,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农产品供给效率;同时,减少农产品市场风险、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构建优质优价机制,激励农业生产者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质。               

       三是可通过畅通产品生产和销售,促进产销融合,助力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有助于增加脱贫人口的农产品附加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四是可以助力乡村公共服务的智能化、乡村治理的数字化,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助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六是可以为农村人才的培养、培训提供支撑,提升农村人才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基于互联网企业和技术支撑,通过远程互动,减轻地理空间距离导致的障碍,有助于促进人才留在农村。

1581059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