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增速方面,中西部地区增长较快。其中,西藏以6.9%的名义增速全国居首。
1
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50降至2.45
国家统计局此前1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
在增速方面,中西部地区增长较快。其中,西藏以6.9%的名义增速在全国居首,此外,湖北、湖南、山西、贵州、宁夏等中西部省区市2022年的增速在全国也位居前列,分别达到6.8%、6.4%、6.4%、6.3%、6.1%。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司司长方晓丹表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快于城镇居民2.4和2.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50降至2.45,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2 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6.2%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0590元,名义增长4.9%,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55.8%,占比最高。人均转移净收入、人均经营净收入、人均财产净收入所占比重分别居于二、三、四位。作为居民收入的“压舱石”,工资性收入重要性凸显。
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6.2%。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相对较快,主要是各地加大政府投资重点工程以工代赈力度,同时在乡村振兴中加大农村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共同带动农村居民务工收入增加。据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2022年全国农民工规模达到29562万人,比上年增长1.1%;月均收入4615元,比上年增长4.1%。